采寫:本報記者 張 帆
攝影:本報記者 李建束
風過時聞稻米香。
眼下的斗門,正是晚造水稻成熟、收割的時節(jié)。金黃色的稻田、錯落有致的村莊、綠水青山,構成了一幅多彩的鄉(xiāng)村畫卷。
在乾務鎮(zhèn)新村村,1035畝的現代標準農田里,稻海掀起層層金浪。一片金燦燦的水稻,一地清香沁人心脾。這片農田建成于2010年,田成方、渠相通、路相連、旱能灌、澇能排。農田的兩邊是6公里長的生態(tài)林網,護佑著這片肥沃的稻田。天氣晴好,大人和孩子們在這里游玩、撒歡,感受豐收的喜悅。
在斗門鎮(zhèn)小赤坎村,是連片的2000畝稻田,吸引了35名珠海市青年攝影家協(xié)會的攝影老師來此拍照,稻谷飄香,稻田如畫……一并定格在長槍短炮中。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參加鄉(xiāng)村振興秋收攝影活動。
在鎏金稻田里,不少農戶已經開機收割,田間地頭呈現出一片熱鬧的農忙景象。收割機來回穿梭,將一株株稻穗收入機倉中。農戶將一袋袋顆粒飽滿的稻谷搬運上車,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。田野上的收獲是這樣,看得見,摸得著,聞得到,正是稻花香里說豐年。
在斗門鎮(zhèn)大赤坎村,康王廟對面的大片稻田已經收割完畢。陽光燦爛,在村里的球場上,村民趙伯正在攤曬稻米。翻過來又覆過去,一遍又一遍,趙伯很認真很仔細。“我種了5畝水稻,機械收割,不過,我喜歡自己曬稻米,4天就可以了?!睋榻B,大赤坎村背南向北,立村近800年,是斗門區(qū)域內立村最早的村莊。
“今年種了3畝晚造水稻,收割機收割的,省時又省力?!鄙徶捩?zhèn)蓮江村村民趙保良說。據介紹,今年蓮江村共種植365畝晚造水稻,目前已收割30%,預計在11月中旬收割完畢。
斗門區(qū)農業(yè)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斗門區(qū)晚造水稻面積為3萬畝,主要種植金農香占、美香占、三澳占、象牙香占等優(yōu)質品種。預計11月下旬,全區(qū)的晚造水稻將全部完成收割。近年來,農業(yè)部門大力推進農業(yè)機械化作業(yè),今年斗門區(qū)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基本達到100%。
11月6日,斗門鎮(zhèn)大赤坎村,收割機在收割水稻。
11月6日,農戶在曬谷場曬稻谷。
乾務鎮(zhèn)的稻田。
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2780091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:dmdzbzhyws@zhuhai.gov.cn 網站地圖 政務郵箱 聯系我們 珠海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網站 版權所有:斗門區(qū)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主辦單位:珠海市斗門區(qū)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標識碼:4404030001 備案號:粵ICP備05026010號 |